• 首页
  • 中国股票配资网
  • 股票配资网
  • 实盘配资排行榜
  • 股票配资网

    炒股配资资讯 1898年,33岁的谭嗣同被捕入狱,妻子李闰买通狱卒见到他后愧疚地说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13 2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    炒股配资资讯 1898年,33岁的谭嗣同被捕入狱,妻子李闰买通狱卒见到他后愧疚地说

    1898年,33岁的谭嗣同被捕入狱炒股配资资讯,妻子李闰买通狱卒见到他后愧疚地说:“我们还没有孩子呢!你不能后继无人!”谭嗣同见妻子面有哀色,便对她说了一番话,不禁让人潸然泪下。

   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从小就锦衣玉食。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朝廷命官,位高权重。虽说人们都羡慕谭家的荣华富贵,可谭嗣同从小就不是个愿意躺在功名簿上的人。

    谭嗣同虽然自幼丧母,失去了母爱,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。相反,他勤奋好学,尤其喜爱接触新鲜事物。在严父的管教下,谭嗣同也慢慢学会了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
    可能是母亲的早逝,让谭嗣同养成了敏感细腻的性格。他虽然不愿像其他纨绔子弟那样游手好闲,但骨子里又有一股倔强。这种倔强,在他步入求学之路后,逐渐转变为一种救国强国的志向。

    谭嗣同的启蒙老师是大儒欧阳中鹄。欧阳中鹄学识渊博,思想开明,是当时著名的变法派人士。在欧阳中鹄的熏陶下,谭嗣同逐渐意识到,要救国必先变法。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,已经阻碍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。

    谭嗣同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。他数次参加科举,却连连受挫。但这并没有击垮谭嗣同变法救国的决心,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与腐朽制度决裂的信念。在他看来,这种僵化的选拔制度,只会让国家失去真正的人才。

    可以说,谭嗣同不为科举折腰的倔强性格,既源自他不羁的天性,也与他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。他虽然出身名门望族,却甘愿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,去追寻心中的理想。正是这种背叛阶级、追寻理想的勇气,塑造了后来敢于牺牲自我、誓死不屈的革命烈士。

    即便在晚清的艰难时局下,谭嗣同仍旧不忘变法强国的志向。他深知,要让古老的中华重现昔日的辉煌,唯有砥砺前行,改革创新。他坚信,只要能唤醒更多的国人,国家终会迎来变革的春天。

    谭嗣同的爱情故事,也是他传奇一生中一段佳话。谭嗣同和妻子李闰,是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定下的婚事。尽管是包办婚姻,但这对才子佳人却如鱼得水,琴瑟和鸣。

    李闰出身书香门第,是湖南进士李寿蓉的千金。她不仅容貌秀丽,还精通诗词歌赋,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。谭嗣同博学多才,风度翩翩,两人可谓天作之合,郎才女貌。

    婚后,李闰处处以谭嗣同的事业为重,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。而谭嗣同也对这个贤惠的妻子宠爱有加。只可惜,造化弄人,两人婚后只有一个孩子夭折。这对李闰打击很大,常常自责不能为谭家开枝散叶。

    尽管没有儿女绕膝,谭嗣同却从未责怪过妻子。他一门心思扑在变法维新上,恨不得为国家鞠躬尽瘁。1898年,戊戌变法如火如荼地展开,谭嗣同、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仁人志士欲借天子之手,改变国家的命运。

    然而慈禧太后发动了一场政变,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。康有为和梁启超侥幸逃脱,谭嗣同等六人却难逃一劫,被慈禧太后定为死罪。狱中的谭嗣同遍体鳞伤,命在旦夕。

    得知丈夫被捕的消息,李闰几乎崩溃。她四处托人,好不容易通过关系见到了狱中的丈夫。看到谭嗣同满身是伤,李闰心如刀割。一向泰然自若的她再也绷不住了,泣不成声地对丈夫说:"我们还没有孩子呢!你不能后继无人啊!"

    面对妻子的泪水,谭嗣同却显得异常坚毅。他凝视着李闰,缓缓说道:"若是我们有了孩子,他该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?如今的中国,还不是一个适合孩子生存的地方。我宁愿我们没有后代,也不愿他们生在这样的时代!"

    谭嗣同的话,让李闰泪流满面。她明白丈夫的苦衷,也理解他的选择。作为一个妻子,她无法改变丈夫的命运,但她发誓要将谭嗣同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。她要让更多的人记住谭嗣同,记住这个敢于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。

    谭嗣同最终没能逃脱慈禧太后的魔掌。1898年9月28日,谭嗣同与林旭、杨锐、刘光第、杨深秀、康广仁五位志士一起被押往北京菜市口。在行刑的前一刻,谭嗣同仍然面带微笑,喃喃念着"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"的诗句。

    就义前,有人问谭嗣同有什么遗言要交代。谭嗣同摇了摇头说:"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我虽不才,却也尽了绵薄之力。如今我即将离开人世,已经没有什么可交代的了。我只希望我的死,能唤醒更多的国人,去反抗腐朽的旧制度,去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!"

    行刑的刽子手是个小太监,他们奉慈禧太后之命,要用最残忍的手段处死谭嗣同等六君子。据说,小太监用的是一把钝刀,只听"咯吱咯吱"的声音不绝于耳,鲜血四溅。谭嗣同硬是被锯了30多刀才断了气,其惨状令人不忍卒睹。

    谭嗣同虽然惨遭杀害,但他的精神却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那一年,年仅24岁的秋瑾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:"先生之死,实千古未有之壮烈!嗟乎!曩者,妾不知国民为何物也。今日观先生之殁,而后知国民之贵……"

    谭嗣同虽死犹生炒股配资资讯,他的事迹也被一代代人传颂。梁启超曾盛赞谭嗣同是"中国为国牺牲流血之第一人"。鲁迅也曾动情地写道:"谭嗣同先生没有儿子,然而后来成千成万的青年,都是他的儿子。"#



    Powered by 中国股票配资网_股票配资网_实盘配资排行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   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